孩子的手机

 

 

作者:张红岩

  你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总会下意识地寻找手机,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网络、收不到讯号时,就会产生焦虑感,甚至连脾气也随之变得暴躁起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孩子”,即便是拥有一个大人身躯和社会化自我的成年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住着一个“小孩”。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心理感受,表面上看是大人在主导,实际上大多都是那个内心的“小孩”在主导。

    当下,在中国只要有阳光和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手机的存在。截止2016年底,中国手机用户为6.88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50.3%。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15年笔者在编著《心理学一万个为什么》一书时,其中一篇“现代人为什么酷爱手机?”启发我对手机产生新的认识,引起了我对手机的关注,激发了我对人们使用手机这一现象的研究兴趣。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手机这个“爱物儿”。手机在给人们带来大量迅捷信息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手机的存在成为了让许多家长头痛和无奈的事情。其原因何在? 

一、模仿智力因素:

    智力是生物的一般性精神能力,指认识、理解、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过程,模仿智力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他人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模仿智力分为外部的、内部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人在不断模仿他人,尤其儿童在行为、语言、技能、习惯、品质等形成和发展中都离不开模仿智力。正如华莱士先生所言:“人类所能完成的很多智力工作无疑是由于模仿,而不是由于理性”。人类与低于人类的动物活动之间的重大差别,也在于此。如:一只鸟筑造它的巢,在最初一试中其完善程度就像年老而有经验时一样,或者总差不多,而一只蜘蛛在最初一试中所织成的网同其年老而有经验时所织成的就一样的完善。

    一个模仿智力很高的孩子,没有通过任何培训和矫正就会玩手机,为什么不为孩子能适应当下手机文化而乐呢?如果一个人在高兴时不高兴,在生气时不生气,这能算是正常吗?同理,很多人都会很自然地使用手机,而你的孩子不会,你会有何感?

二、自我意识因素:

    根据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发展规律,儿童在成长的某一阶段便形成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楚“你的”。同时通过说“不”来使用自我的意志感觉,“我说了算”最重要!

    这时,孩子往往在反抗期,大人越说不行的越能激发好奇心(这里为什么不行,到底发生了什么?触发了孩子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进去看看的本能反应)。此时的少年身心方面尚不够成熟,有时产生剧烈变化,经验和能力飞快增长,因为与成人视他们为不成熟产生矛盾,摆脱成人监护的愿望就异常强烈。有时,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时明知不对,也要捍卫自己的想法,并且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如: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和部分高考状元不都玩手机吗?玩手机不但没有影响到他们,反而学习更好,这与玩手机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周围的大人都在使用手机,我们也是人为什么不准玩手机?”成人的压制实际往往是在强化孩子对手机的记忆和回忆,这种刺激的频率和强度越大,他们对手机的记忆越深和反应越强烈。这件事情如果关注的越多,对这件事共应的能力就越大,联想越多,放大的倍数也在增加。正如美国生物学家阿萨.格雷所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盯着孔雀尾巴的一片羽毛,就会使我头大如斗。”

    孩子有了手机的自我意识,就可以一切顺利,一切听话,同时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愿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产生不良情绪。带着这种不良情绪去学习,就会形成对学习的厌恶,久而久之出现厌老师、厌同学、厌书本、厌上学的厌学现象。这时孩子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

三、心理(精神)依赖因素: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秉性,一般在同一心理层面上的人之间发生的冲突较少,这促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去寻找自己的同类群体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话题。使用手机聊天使人有安全感、使人欣慰,可以暂时满足人的内心需求。玩手机可以暂时释放人的心理压力。因此形成了人们对手机的心理依赖(psychollogicol depenotenoe)。

    人在聊天时不觉孤独,因为介导性功能诱发大脑产生了多巴胺等(爱情激素类)。这种激素使人的内在体验有愉悦感,躯体有轻松感。此时的大脑额叶皮层和顶叶网状系统不在状态,也不担当,大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了骑士,任性地奔跑。人们越聊越想聊,一次比一次时间更长,结果就造成了成人表现为对工作任务的逃避,学生们则表现为对学业的抵触,对作业、难题、错题不想碰。这种心理的长期强化,在大脑形成一个新的通道,并成为惯性。人们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先完成工作任务或作业再去玩手机,然而理性大脑说话并不算数,心理没有能量去控制非理性产生的化学物质,理性斗不过本能,只有屈从手机在首,其它在后的选择。

    而大脑往往也很奇怪,越是反抗,大脑就会越乱,事情变得更糟,人更难摆脱大脑的控制,继而形成恶性循环。例如一个人很想摆脱美食的诱惑,但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他脑海中美食的念头出现得更多了,并且会比以前吃得多,这就是压制感觉的风险。

    所有刻意的压制都可能会让结果变得更糟,因为形成了逆向作用力。家庭越反对,孩子玩的欲望越强烈;家长越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反而学习更差。

四、社会从众因素:

    人总是会从众,现在社会各个角落手机无处不在,手机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打电话、聊微信、看视频、购物、旅行、导航、学习、理财、支付等都要用手机。当下没有一所教授手机使用方法的学校和培训机构,但从孩子到大人基本都会使用。因为公众总是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任何东西一旦形成群体化,它就会获得一些暂时的十分明确的普遍特征,我们的精神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一个心理群体会表现出惊人的特征。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无论是谁),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是否相同,都会形成一个群体事实,这使他们获得一种集体的心理,使他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念头或情感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成行动。从众心理是一个由异质成份组成的暂时现象,当他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像因为结合一种新的存在而构成一个生命的细胞一样。

    在地铁里,我经常会观察到,一节车厢里大部分人在玩手机,但往往另一节车厢里大部分人都在闭目养神。因为人是情绪和情景一致性动物,每种感情和行为都有传染性,这是一种与天性极为对立的倾向。就好像打哈欠,一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被动唤起,会不由自主地哈欠连天。

    大人不让孩子玩手机,可自己却在一直不停地刷屏,这种限制显然并不具有说服力。正如圣雄甘地所言“我正在吃糖,无法告诉你的孩子别吃糖”。也如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观点,在形成一个群体的人群中,并不存在构成因素的总和或他们的平均值,实际表现出来的,是由于出现了新特点而形成的一种组合,就像某些物质(如碱和酸)反应后形成一种新物质(盐)一样。我们当下对孩子的引导方式,是一种手机“善诱”。形成人在课堂,心在手机,一心二意的状态,另外一种状态叫“走神”。

五、变异因素:

    自然界的生物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的发展。想拥有手机和玩手机的内驱力,促进意志力量不断增强,我们这一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否则,干什么都没兴趣和意义。

    生物在自然界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等不定向变异,人在环境影响和人为控制情况下发生定向变异变异,也可理解为“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而存在差异的现象”。

    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正如手机的过度使用往往斩断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通道,过度的信息量使孩子们逐步失去自主思想的空间,继而引发自闭。

    今日,在手机“世界”的环境影响下,人也在不断变化,高层追求里存在被进化的过程,就像手机由1G遂渐上升至2G、3G、4G、5G·····人类是特殊的生物,是社会性高度发达的生物,往往把“意识的内容”转向“意识的动机”,同一种族的心理功能(memeafacultes)变异或多释性也是如些。人类为了某种有用的目的在过去时期内获得的而且不断使用的变异,会牢稳固定下来。

    总之,影响事情结果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的注意方式,花和虫子并存,手机和学习并存,有花就会有虫子,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德、智、体、美、劳、手机共同丰收,这是大家应该正确对待共同研究的课题。我们的孩子是宇宙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如何让花朵开放时能承受柔润的露珠,闭合时能抵御狂风暴雨,让他们在追求中闪光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选择性注意和启动不科学的线索,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科学有效的教育,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教育的三大维度上下功夫。

    我们能做的不是不让玩手机,而是会玩手机。在时间上合理使用,在内容上“见贤思齐,见不贤思内省”;见到高雅正面的要向他们学习,见到低俗的消极的要自我审视,我身上是否也有,尽快去掉。在使用过程中要带有审视、批判、联想和发挥性思维,把手机当工具,尽量不要当玩具,合理使用。如果孩子爱上“英雄联盟”或“王者荣耀”,尽量用电脑版不用手机版,尽量在家中上网不去网吧。让孩子明白不管我们是白起、亚瑟、妲己,荆轲还是钟无艳各路超神杀手;还是拼实力的指尖超神;还是选择1V1、 3V3、 5V5,准备六国远征参加武道大会。都要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分开。

    当然,我们的孩子如果上网和玩手机成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应找专业的机构帮助。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担忧往往并不多余,如果我是你的大脑,我会经常担心你的安全,这并不是因为你很鲁莽,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个危险的地方。自古如此,可以理解。

首页    学术论文    孩子的手机